銘報即時新聞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整合行銷傳播中心傳播管理學刊校友聯誼會銘報新聞下載
銘報即時新聞
關於銘報
聯絡我們
設為首頁
英文(English) 網站
報業產業新聞
出版產業新聞
廣播產業新聞
電視產業新聞
電信科技產業新聞
網路科技產業新聞
廣告產業新聞
公關產業新聞
媒體觀察產業新聞
文化創意產業新聞
兩岸國際業新聞
銘報新聞下載
銘傳廣播電台
銘傳電視台
銘傳網路廣播電台
銘傳網路電視台
銘傳大學廣銷學系落實「實習即就業」 推動菁英實習培訓計畫
2016傳播學院學術研討會搶先報
2016新媒體與跨平台匯流學術研討會 初審名單公布
 
首頁 > 銘報人物 > 新聞內文
【人物專訪】中央社數位中心主任張銘坤:學習和年輕人相處是目前最大挑戰
記者/王寶兒
(2017/06/01 PM01:57)
【人物專訪】中央社數位中心主任張銘坤:學習和年輕人相處是目前最大挑戰
圖片尺寸 120 x 80 像素  150 x 100 像素  300 x 200 像素
 中央社數位中心主任張銘坤笑稱自己目前最大的課題就是與年輕人相處。(圖、文/王寶兒)

 走進中央社,最為耀眼的是看起來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五歲的他們,喀啦喀啦的打字聲比起其他埋首工作的人們毫不遜色,前頭有個方型辦公桌,大大的旋轉椅上空無一人。

 旋轉椅的主人是中央社數位中心主任張銘坤,他苦笑的指著看起來相當年輕的職員們說:「他們就是中央社的小編,而跟這些年輕人相處也是我目前最大的挑戰。」

 中央社數位中心成立於2015年2月,張銘坤過去曾經在中央社擔任過大陸新聞中心新聞組組長、兩岸新聞中心副主任記者及國內新聞中心國會組長,初接任與過去性質完全不同的數位中心主任一職時,讓他有了更多挑戰。

 「在中央社當數位中心主任就是一個新世代的挑戰,我偶爾也會自己學剪片。」努力學習新事物,張銘坤看起來有些羞赧,但為了跟上時代的趨勢,他一向不遺餘力。

 張銘坤是中央社數位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帶領中央社數位轉型的路並不容易,國家通訊社的媒體性質不可諱言的讓數位轉型有一些包袱,但他堅定的說:「我們會很努力,不做腥羶色又能夠吸引閱聽眾絕對會是我們不變的目標。」想了一想又補一句:「雖然執行起來真的很難。」

 張銘坤徐徐的說,先前他是信奉資深主義,但到了數位中心之後,發覺有許多工作非年輕人不可,就連目前中央社點擊率最高的自製影片,都是由年輕的實習生所做的作品佔居第一。

 回想起初接任數位中心主任的時光,張銘坤說:「先前帶新人會覺得好煩喔,很多事情都要一直教,可是到了數位中心之後,我反而會覺得是我們都要跟年輕人學習。」

 帶領屬下時難免會有摩擦,特別是在求新求變的數位中心更需要彈性的思維,而年齡上的隔閡不僅帶來距離也讓溝通變得更加困難。「比方說年輕人會想要嘗試新做法,以我的眼光看會覺得不妥,但他們就會認為你又不懂,這樣很容易就有爭執。」提起本應不愉快的爭執,張銘坤卻一臉輕鬆。

 張銘坤曾獲得行政院新聞局的「金鼎獎」及兩岸新聞報導獎,他自稱,自己像是個吃新聞熱能的怪物,工作心態也是「永遠的記者」,不論工作性質或是身分上的轉變,就像跑新聞一樣永遠在挑戰。

 「妳知道嗎?以前中央社可是很難進來的喔,我那時候考進中央社,覺得自己超厲害的!」講到擔任記者的種種事蹟,張銘坤坐挺身子,眼睛都亮了起來。

 張銘坤自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在來到中央社以前曾經任職於工商時報、青年時報及中華日報,他熱情的講解過去在解嚴時代媒體的混亂歷史,得意的撫撫下巴說:「我算是有站在浪頭上的人,青年時報、中華日報的任職時間剛好都是有趕上他們的巔峰時期。」語畢還忍不住竊笑,怕自己太得意。

 不僅是趕上巔峰的人,更是要努力創造巔峰的人。在擔任數位中心主任期間,中央社的粉絲團突破20萬粉絲、推出自製影片的比率提高、在網站推出資訊圖表及配合臉書每天新增「每日一圖」,都是中央社朝向數位轉型一點一滴所努力的成果。張銘坤表示,也許和其他家媒體業者比起來,中央社能夠嘗試的路相較之下較為侷限,但依舊會努力開拓新做法。

 不管是數位化的新作法或是世代溝通的難解情結,其實就如同張銘坤說的一樣,他是「永遠的記者」,記者永遠會找到方法去解決、突破困境,且有足夠的適應力能夠生存在任何環境,在未來的歲月,相信他都能夠帶領中央社數位中心克服一切的新挑戰。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

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回上頁

華視與播吧 跨平台直播新節目
公視自製兒少節目 獲加拿大班芙影視節洛磯獎
微軟以262億美元併購LinkedIn
民視陳剛信遞交書面辭呈
第一屆佛教微電影大賽在12日頒獎
銘傳廣銷系 首辦成果展《蛻變》
Windows強制升級 用戶抱怨層出不窮
【第十九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