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即時新聞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整合行銷傳播中心傳播管理學刊校友聯誼會銘報新聞下載
銘報即時新聞
關於銘報
聯絡我們
設為首頁
英文(English) 網站
報業產業新聞
出版產業新聞
廣播產業新聞
電視產業新聞
電信科技產業新聞
網路科技產業新聞
廣告產業新聞
公關產業新聞
媒體觀察產業新聞
文化創意產業新聞
兩岸國際業新聞
銘報新聞下載
銘傳廣播電台
銘傳電視台
銘傳網路廣播電台
銘傳網路電視台
銘傳大學廣銷學系落實「實習即就業」 推動菁英實習培訓計畫
2016傳播學院學術研討會搶先報
2016新媒體與跨平台匯流學術研討會 初審名單公布
 
首頁 > 組織產業新聞 > 新聞內文
《蘋果的滋味》不做強烈批判 留給觀眾思考空間
記者/杜欣穎
(2016/11/27 PM03:50)
《蘋果的滋味》不做強烈批判 留給觀眾思考空間
圖片尺寸 120 x 80 像素  150 x 100 像素  300 x 200 像素
 導演李惠仁與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共同出席府中15「紀錄片教我們的五堂課」的最後一場講座,與聽眾分享對新聞媒體的觀察及自身想法。(圖、文/杜欣穎)

 府中15「紀錄片教我們的五堂課」26日舉行最後一場講座,邀請到《蘋果的滋味》導演李惠仁及社會公義獎評審之一的曾柏文出席。曾柏文表示,《蘋果的滋味》雖然批判性不強烈,但正因如此才能與公眾對話。

 曾柏文認為,《蘋果的滋味》不同於其他紀錄片作品,這部片沒有提出明確的批判,看完片子後觀眾會認為「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但卻又無法得知該採取怎麼樣的行動,雖然這點讓其他的評審在意見上有些分歧,但他替這部片子做辯護並表示,反而是因為導演在立場上的有所節制,使得整部片的鋪陳會更有說服力,將判斷留給了觀眾。

 曾柏文也提出自己評選2016社會公義獎的三項指標,首先必須緊扣當代重要公共議題,並能夠讓觀眾對議題有深刻且立體的思考,最後還必須能有效的與公眾對話,而《蘋果的滋味》這些全都做到了。

 李惠仁除了與聽眾分享拍攝《蘋果的滋味》的過程外,談到近年來台灣記者報導的趨勢「平衡報導」,他認為記者若是沒有做查證新聞的這項工作,而把錯誤的報導當作是平衡報導,這會成為惡意的欺騙。另外他提到,其實拍攝紀錄片《蘋果的滋味》,自己是個在還原拼圖的人。

 最後針對現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發展現況,曾柏文表示,新媒體的時代,大家都在海量的接受資訊,為了產出讓人有感覺的文本,與其假裝客觀,不如讓讀者清楚自己的立場,因此造成現今的媒體已沒有絕對的客觀,只有相對的主觀。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

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回上頁

華視與播吧 跨平台直播新節目
公視自製兒少節目 獲加拿大班芙影視節洛磯獎
微軟以262億美元併購LinkedIn
民視陳剛信遞交書面辭呈
第一屆佛教微電影大賽在12日頒獎
銘傳廣銷系 首辦成果展《蛻變》
Windows強制升級 用戶抱怨層出不窮
【第十九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