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業配專題-2】反業配? 劉蕙苓:緣木求魚 |
記者/王寶兒 |
(2016/11/07 AM01:52) |
|
|
|
「與當年反新聞收買運動的環境比起來,如今要反業配根本是緣木求魚。」現任台藝大藝術行政管理所助理教授劉蕙苓自認,對「業配」這項議題她其實相當的悲觀。
在2010年曾經有一起「新聞反收買運動」鬧得沸沸揚揚,民意的高漲導致政府修正《預算法》,明文規定政府不得以新聞形式將政策宣傳、廣告夾雜其中混淆閱聽眾視聽。而近日中央社遭文化部查證新聞業配之情事,正好是對比今昔媒體業配狀況的好時機。
然而,閱聽眾還會像當年一樣對「業配」這項議題如此反彈了嗎?劉蕙苓悲觀地說:「其實很難了。」
中時記者黃哲斌於2010年離職並揭發媒體置入性行銷歪風,引發一連串的「新聞反收買運動」。前中視新聞企劃室主管劉蕙苓也在當時發表「回應黃哲斌一文:原來我這麼『不專業』?」一文,指出早在2004年她離職的原因就是因為「業配」,且還是政黨的「業配」,將當時的討論聲浪又推上一波高潮。
過了6年的今日,劉蕙苓表示,雖然《預算法》明定政府機關不得在新聞裡置入政策宣傳,「但事實上,從中央到地方,很多的公部門仍然在做。」她無奈地坦承。且除了公部門所發的業配單外,企業的業配單更是沒有停止過。
業配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能增加更多的利潤營收,利潤的源頭則是為了媒體的經營。劉蕙苓對比今昔認為,現今的媒體經營比起「新聞反收買運動」當年已經更來的艱困,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反業配根本是緣木求魚。
環境是影響媒體很大的因素。劉蕙苓分析,太陽花學運後的近兩三年到現在,電視台受新媒體的影響衝擊力非常大,改變了整個採訪生態也改變了廣告量的多寡,在營收不斷減少的狀況下,「業配」已經不是電視台目前所遭遇的最大問題。劉蕙苓也相信多年下來,媒體自身應該也已經發展了新聞自主與「業配」的平衡機制。
近幾年快速崛起的網路媒體更是充斥氾濫著業配文。劉蕙苓指出,網媒其實很多資訊都充滿著業配文,舉凡部落客、網媒、粉絲團等等,而網媒在現行法規下對「業配」更是無法可管。
劉蕙苓表示,她所期待的是有媒體能夠成為具有公信力並具有深度內容的媒體。她指出,接下來媒體要面對的問題比起「業配」要來的更大,很多媒體應該沒有時間好好去處理「業配」的問題,反倒是閱聽眾要以甚麼態度去看待媒體的內容才是在「業配」這項議題中所面臨的新挑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