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即時新聞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整合行銷傳播中心傳播管理學刊校友聯誼會銘報新聞下載
銘報即時新聞
關於銘報
聯絡我們
設為首頁
英文(English) 網站
報業產業新聞
出版產業新聞
廣播產業新聞
電視產業新聞
電信科技產業新聞
網路科技產業新聞
廣告產業新聞
公關產業新聞
媒體觀察產業新聞
文化創意產業新聞
兩岸國際業新聞
銘報新聞下載
銘傳廣播電台
銘傳電視台
銘傳網路廣播電台
銘傳網路電視台
銘傳大學廣銷學系落實「實習即就業」 推動菁英實習培訓計畫
2016傳播學院學術研討會搶先報
2016新媒體與跨平台匯流學術研討會 初審名單公布
 
首頁 > 組織產業新聞 > 新聞內文
第18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獲獎揭曉
記者/本報訊
(2014/11/13 PM11:15)
第18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獲獎揭曉
圖片尺寸 120 x 80 像素  150 x 100 像素  300 x 200 像素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施惠芬(中)與銘傳大學校長李銓(前排右二)一同與評審及獲獎人合影留念。(本報攝)

 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承辦的「第18屆兩岸新聞報導獎」,12日在台北晶華酒店揭曉,由聯合報、旺報、中央廣播電台、國立教育廣播電台、TVBS電視台、公共電視、遠見雜誌、商業周刊等媒體榮獲優勝,各得12萬元獎金。公民新聞獎由Peopo公民新聞與NOWnews(WEnews)獲得優勝、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導特別獎由優酷網、財經國家周刊獲得,各得5萬元獎金。(得獎名單詳見表格)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施惠芬致詞時表示,兩岸新聞報導獎從86年至今,規模已有顯著提升,報導的品質也越來越好,從原本6個獎項到12個獎項、64件參賽作品到288件,顯示媒體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視、資源需求的提升,不同的聲音可以找到發聲的舞台。

 她提到,兩岸關係的發展只有建立在資訊對等流通的基礎上,彼此才能建立互信,中國大陸方面應重視兩岸媒體報導長期失衡的情況,包括放寬政策、促進溝通,才能減少誤解。

 評審團代表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建民表示,兩岸新聞報導獎18歲是轉大人了,期許未來能比照金馬獎成為大中華區的指標性獎項。

 不過他建議,未來兩岸報導的視野應該擴大,像大陸方面有很多議題可以發揮,包括大陸憲政經驗、法院改革等問題,參賽者不該只停留在單一的報導內容,兩岸新聞報導獎已相當壯盛,未來也將持續壯盛下去

 除頒獎典禮外,同時也舉辦「兩岸傳媒面臨跨媒體、跨文化的新挑戰」座談會,由銘傳大學校長李銓擔任主持人,ETtoday東森新聞雲董事長李傳偉、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關尚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立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校長俞振偉、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特別關注雜誌社社長朱玉祥擔任與談人。

 與談人座談時都提到,未來兩岸媒體在合作上,仍存在許多面向的困難點,雙方應加強溝通的重要性,其中李傳偉表示,台灣媒體要進入到大陸在政策面、文化面、操作面都有相當的困難,雙方若能持續溝通,仍有很多的合作可能。

 關尚仁提到「內容」的重要性,新媒體最需要的還是內容,未來在製作模式、流程上都要做出改變,以多元載具觀看內容。他也指出,大陸廣電總局未來將在福建設立兩岸影視專區,直接由大陸中央單位合作,兩岸以專案方式管理,雙方合作勢必會大幅突破。

 俞振偉表示,大陸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衝擊下必須做出轉變,未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多家媒體目前也已持續進行新型媒體計劃,朝向媒體融合的方向發展。他也提到,兩岸新聞教育也面臨挑戰與調整。

 劉立行和朱玉祥都提到,雙方合作很困難,但能透過「求同存異」的方式進行討論。劉立行認為,未來大陸媒體若要在台長駐,可以透過成立國際新聞中心等方式,加強兩岸媒體的交流。

 另外,朱玉祥也指出,雖然傳統媒體現在正處於「冬天」,但紙媒仍具有相當的優勢,大陸20年來紙價都沒有變化,因此能找到成本優勢,繼續生存發展。



第18屆兩岸新聞報導獎得獎名單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

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回上頁

華視與播吧 跨平台直播新節目
公視自製兒少節目 獲加拿大班芙影視節洛磯獎
微軟以262億美元併購LinkedIn
民視陳剛信遞交書面辭呈
第一屆佛教微電影大賽在12日頒獎
銘傳廣銷系 首辦成果展《蛻變》
Windows強制升級 用戶抱怨層出不窮
【第十九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