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台灣人不喜歡看國際新聞 深度?經費?還是呈現問題 |
記者/邱均螢、蔡伊雯 |
(2014/10/29 PM15:00) |
|
|
|
媒體觀察基金會10月25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媒觀講堂,討論台灣國際新聞的現況,邀請公視新聞部副理余佳璋及TVBS國際新聞中心主任楊樺。余佳璋表示,現在的國際新聞有兩個困境,深度及經費問題。楊樺則強調國際新聞是生活,但多數台灣民眾不想看,問題在電視台的呈現方式,應淺顯易懂讓人了解。
以深度來說,余佳璋指出,國際新聞要引起觀眾興趣並不容易,長久以來發現,內容一旦深入,收視率就往下。面對深度跟觀眾的興趣成反比的情況,余佳璋嘗試著把「較硬」的新聞放在周末時段做深度整理,發現就算再冷門的新聞只要好好說清楚,選擇對的影像,還是有觀眾的。
國際新聞牽涉到規模和限制的問題,媒體的規模大小更是殘酷的事實。余佳璋解釋,由於國際新聞的版權費用其實非常驚人,編輯政策自然會在商業考量之下,以最經濟的方法獲得最大效益。現在電視台不像以往有錢,可以在世界各地派特派員,目前台灣比較有規模的電視台駐外有5個點就算不錯。
另外,楊樺表示,觀眾看電視的時間是破碎的,所以不願在短時間內接收艱深的資訊,因此電視台做國際新聞應幫觀眾整理出淺顯易懂的內容,而用主題的方式來呈現會越來越多。在新聞選擇上,楊樺認為,國際新聞不該限於政治、外交等嚴肅話題上,時尚人物、旅遊美食等都屬於國際新聞,電視台應選擇接近一般人生活或具有大眾觀點的新聞內容。
楊樺也特別強調觀眾越來越在意視覺感受,而HD高畫質為未來的關鍵。HD的畫面清晰,使觀眾對電視的距離感消失,相反的SB給人感覺就像在看CD,而當觀眾看了HD的節目後就不會想再看SB呈現的畫面。
目前多數新聞在電視播出前一天,就可以在網路上取得。對此楊樺認為,這不代表電視會被網路取代,因觀眾看電視的習慣還是存在,以TVBS來說,在半夜一兩點調出的收視率還有0.6到0.7之間,表示觀眾上完網後,再去看電視,是觀眾看電視的時間往後延了,使半夜一兩點成新的時間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