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牛奶駭人」報導出發點受肯定 胡光夏:須小心求證 |
記者/徐子淳、吳思萱 |
(2013/12/03 AM09:40) |
|
|
|
《商業周刊》一篇「牛奶駭人」專題報導引起媒體及政府關注,傳播學者與三位報業主管均肯定《商周》這次報導的出發點,但在作業流程上,的確有疏失。對此,《商周》公關邱婉晴表示,目前無法做出任何回應。
世新大學新聞系系主任胡光夏認為,媒體在從事民生等相關議題報導時,必須小心求證,最好在有認證的實驗室或由該領域專家來確認檢驗結果及提供意見。媒體固然有擔任監督與警戒的社會責任,但如果報導不實,不僅會引起社會恐慌,也會對相關產業造成很大損害。
他說,《商周》是優質的媒體,但在「牛奶駭人」專題報導中有明顯疏失,對此事件查證不夠嚴謹,提供的事證薄弱,暴露出新聞專業與科學新聞報導素養不足,損害了媒體的形象,守門的過程需再加強。
對於《商周》這次的牛奶事件,站在媒體的立場上,自由時報發言人蘇宇暉、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陳萬達、聯合報副總編輯張立均表示,《商周》在報導的出發點沒有錯,並肯定《商周》有捍衛食安及為消費者權益把關的立場,但在作業流程上要更加嚴謹,需要更有深度性及客觀性的多方查證。
陳萬達認為,媒體有揭發事情真相的立場,但媒體不像政府有完善的設備與檢驗機構,資料不完整的情況下公布,反而會造成社會的混亂,這次《商周》事件是一個案例,未來媒體在做這類報導時,都應該嚴謹查證。
蘇宇暉建議,《商周》可建立更完善的標準作業程序,且現在可諮詢的專家學者很多,可以多找幾位相關領域的對象查證。
張立則表示,聯合報本身也會做調查報導,因為身為一個媒體人,本來就應該為消費者權益把關,但檢驗報告的數據及來源要精確,不要因為錯誤,而傷及無辜。所以對這件事本身是抱著哀矜勿喜的精神,而將來再做調查報導時也會更警惕自己。他認為商周不會炒作假新聞,可能只是做法上或是檢驗上有疏忽。而商周後來有出來道歉,代表他們也有在反省自己的錯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