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第48屆廣播金鐘】廣播金鐘獲獎比例失調 楊志弘:應探討獎勵設置目的 |
記者/周靚、徐筱筑 |
(2013/10/24 PM08:30) |
|
|
|
第48屆廣播金鐘落幕,除特別貢獻獎外,公營電臺獲得20個獎項,民營電臺僅得8個獎項,兩者獲獎比例嚴重失調。對此,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楊志弘表示,商業電臺似乎缺席,應探討廣播金鐘獎獎勵的目的為何,是否對台灣廣播產業有幫助。
此次公營電臺得獎數占全部獎項六成的問題,楊志弘表示,如果金鐘獎無益於產業的發展,那廣播產業必須另立一個能推動產業發展的廣播獎。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表示,之後會舉辦諮詢會,研議金鐘獎的獎項設立情況。
中華民國廣播商業同業工會理事長馬長生表示,出現這樣的現象與獎項設立的目的有關,而公營電臺在節目製作上有集中性優勢。因其沒有營運壓力,故而能夠花費較多的心力、時間及資源去運作節目。民營電臺則更重視營收,側重即時性、娛樂性,較少像公營電臺那樣將一個節目製作成一件「藝術品」。他建議,未來可根據現有市場的節目,在獎項的設立上有所調整,為民營電臺創造更多的獲獎機會。
金鐘獎評審委員之一的銘傳大學廣播電視系副教授莊克仁表示,公營電臺製作節目本身就有分類,如兒童類節目、教育類節目,自然在金鐘獎中更有競爭力,而民營電臺則以商業服務為主。
銀河互動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銀河網路電臺臺長李國傑表示,金鐘獎的獎項設立大多並非是民營電臺的營運導向。以「流行音樂節目獎」為例,民營電臺節目大多只是播放當下流行的音樂,而公營電臺多會進行音樂背景的呈現,使節目更有內涵。但電臺不應僅做對自身營收有利的節目,而應負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