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商業周刊》奪亞洲出版大獎三獎項 董翠芬:轉型被肯定 |
記者/鄭延偉 |
(2013/08/13 PM04:09) |
|
|
|
《商業周刊》奪2013年亞洲出版大獎(APA)企業創新溝通獎、最佳多媒體整合吸引觀眾參與獎、書籍類最具亞洲社會洞察力佳作三獎項。品牌處副總經理董翠芬表示,《商業周刊》處於轉型期,不斷發展多元的媒介與載具表達自己的內容,滿足讀者的需求,獲獎作品正體現了這一點。
《2013年亞洲出版大獎(APA)7月22日揭曉,是第一個專為亞洲最優秀的出版業者設立的獎項,獎項包含「雜誌類」、「書籍類」以及「企業溝通類」等三大類別。此次參賽的有8個國家、31家出版媒體、171件作品,商周獲獎數量為台灣媒體最多。
商周獲獎的三個作品均通過創新的模式和多元的媒介呈現。「2012商周之夜:創新啟動未來」品牌活動在小巨蛋播映賈伯斯紀錄片並邀請三位演講者談創新,榮獲「企業創新溝通獎」首獎。院線紀錄片「台灣黑狗兄」則跨越紙本與網路等多個媒介,從而產生巨大議題影響,該作品獲得「最佳多媒體整合吸引觀眾參與獎」佳作。出版叢書「大店長開講」拿下「書籍類最具亞洲社會洞察力」佳作,這是商周出版叢書首次獲得國際肯定。
董翠芬指出,轉型中的商周透過越來越多的傳播媒介呈現內容,滿足不同階段的讀者,這也是商周下一步的發展戰略。而不同族群會選擇不同的媒介接受信息,所以商周將傳播媒介多元化,使用雜誌、書籍、紀錄片、網絡、APP等表達內容,從而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商周不是只爲了順應數位化的時代潮流而轉型,而是爲了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選擇而打造多元化的資訊平臺。
她表示,每次參賽都是學習的過程。此次商周獲亞洲出版大獎對內是一種肯定,對外也說明商周努力提供讀者更好的內容。
獲得國際性大獎是走向世界的機會,對此她表示,商周擁有海外讀者,每年也會做關於中國大陸的專題報導,但是內容最終還是爲了滿足台灣的讀者為主。商周在2005年曾嘗試開闢大陸市場,結果並不美好。但隨著不斷發展,商周未來並不排斥開闢海外市場,而且中國大陸將是優先地區。如果走向國際市場,數位化是比較好的選擇。
董翠芬說,商周始終堅持誠信、卓越、創新和分享這四個核心價值,並將一直堅持下去。商周像《國家地理》一樣非常重視追求品質,並且不單是內容上,商周的每一個部門都在追求品質,這是一種精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