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台灣傳媒在大陸-廣告業】大陸廣告訴求大不同 台灣廣告人需重適應 |
記者/李光芸、陳怡璇 |
(2013/04/02 AM11:00) |
|
|
|
台灣人到大陸會說中文且有相似文化,比起香港人、新加坡人吃香許多。但兩岸長期因政策和文化的差異,也造成台灣廣告作品較深入且細膩,大陸廣告較偏重利益與現實。因此台灣廣告人到大陸,不能只把廣告經驗移植,還是得先了解當地的需求,做出不同的調整。
上海風靡影視廣告製作公司負責人暨導演蘇乾三認為,大陸因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司法不公、社會公益不彰、人際關係崩解等等現象,導致全社會不擇手段的追求物質利益。這樣的結果也造成大陸的廣告表現上較偏重利益與現實。
而智威湯遜執行創意總監薛瑞昌認為,兩岸廣告所使用的手法和素材是大同小異,但在廣告訴求、溝通方式和廣告用語上有很大的不同。台灣廣告的內容,主要來自於人對產品的看法,並且台灣消費者較重視產品帶來的感受和價值及對情感連結的意義,而不是很表面的東西,因此台灣的廣告作品較深入也較細膩。
薛瑞昌表示,大陸的競爭激烈,賺錢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只要可以成功,中間的過程都不重要。因此廣告作品也非常直接的告訴消費者,買這個商品最終可以得到什麼效果,而中間的過程、背後的動機都會被省略掉。再加上大陸的城鄉差距大,廣告作品較流於表面的洞察,因此廣告用語會使用每一種人都能理解的說法,不會有太複雜或太深奧的道理在其中。
他說,大陸近年來也積極在參與國際競賽並獲得許多成績,所以還是會有創意的作品出現。但得獎的作品未必在大陸的市場就是效益好的廣告,只要大陸的消費者看不懂就不會有人買單。這也是台灣人到大陸該適應的一環。
兩岸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廣告人需要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操作。薛瑞昌說,自己在大陸工作3年,他拋下在台灣工作的經驗法則,一切重新適應。除此之外,因為政策環境不同,兩岸的人的個性也不太相同,因此相處上也是台灣人到大陸該克服的困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