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海外青年知識青年媒介研習營】台灣新聞趨於綜藝化 王又冉認為民眾理解最重要
|
記者/蔡季伶 |
(2012/10/15 AM09:30) |
|
|
|
壹電視記者王又冉在海外知識青年媒介研習營中提到,許多人質疑新聞近來趨於「綜藝化」,但是新聞最重要的本質是讓觀眾知道,如果新聞讓觀眾沒有興趣且不想再看下去就失去意義,而所謂綜藝化只是表現方式,重點是能讓觀眾明白新聞所要帶給觀眾知道什麼。
王又冉表示,記者不僅工作時間長,且經常穿梭在高危險地帶,像是颱風天必須站在最前線,任何災難暴動時,記者也必須衝鋒陷陣,帶給民眾第一手消息。許多重大事情在媒體踢爆後,政府官員才真正著手查辦,甚至突發事件時記者還比警察更早抵達現場。身為一位記者有苦也有甘,記者是民眾的眼,觀看世界並且掌握最新資訊傳播給民眾,挖掘一些躲在底下不法的分子,實現社會正義。
現場同學提到時間分配的問題,王又冉表示,時間是擠出來,記者雖然工時長,但是仍然有休假的時間。台灣記者工時長且薪資低,每天平均工作10~17小時,月薪起初只有台幣22000元,是個長時間工作且沒有什麼個人休閒生活的工作,聽到記者的起薪22000元時,現場的學生卻相繼驚訝的說:「台灣記者薪水好高喔」,讓她驚訝原來台灣人認為低薪的工作,在學生眼裡卻是高薪。她也告訴學生們只要時間管理做得好,仍然可以充實工作外的生活。
王又冉認為,台灣呈現新聞方式在於新聞較「口語化」且多搭配「虛擬場景」,包括她所屬公司的壹電視新聞台,經常使用虛擬場景及動畫新聞,來刺激民眾的視覺感官,她舉例像是今年五月發生的雪隧首都客運火燒車事件,就是藉由動畫還原當時現場發生的始末,也能代替文字所無法表達的意境,透過動畫及虛擬場景更能帶民眾深入了解現場的狀況,也更能吸引民眾關注新聞。
王又冉也提醒現場學生,必須三思而後行,因為當一名記者不是這麼容易,時間不固定,飲食不正常等等,都會導致身體狀況亮紅燈,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相當大的抗壓性,除非真的很熱愛這份職業,否則最後只剩下後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