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傳院舉辦「2011第一梯次大陸傳播研究生來台學習」第二次論文發表會 |
記者/林芷嫻 |
(2011/10/18 PM01:52) |
|
|
|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12日舉辦2011大陸傳播研究生來台學習第二次論文發表會,共計14位大陸研究生發表論文。傳播學院院長陳耀竹於開幕儀式中表示,這次的論文議題十分多元,兩岸對於傳播媒體的研究,近年透過學術上的互動交流,彼此間的差異與隔閡已逐漸縮小,期許研究生可以把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同學。
新聞學系主任陳郁宜擔任第一場發表會主持人,分別由暨南大學王媛媛發表「海峽兩岸雜誌書發展比較研究」、深圳大學趙陳晨發表「台灣地區”四大報”對”和平之旅”的報導策略」及西北大學姚友明發表「台灣報紙體育新聞寫作的敘事學分析─以《中國時報》體育版為例」等論文。
評論人桃園縣警察局副局長黃宗仁表示,三位研究生使用的分析方法多元也相當用心,值得肯定;陳郁宜建議在撰寫論文時,需注意用字遣詞,否則論文可信度恐有爭議。
第二場發表會由傳播管理學系教授倪炎元擔任主持人、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盛竹玲擔任評論人。盛竹玲針對中國傳媒大學徐順發表「桃園縣選民媒體使用與政府滿意度關聯性研究—以2009年桃園縣縣長選舉為例」給予肯定,徐順運用文獻回顧、仔細分析台灣的政治生態,符合量化研究的標準;另外,廣西大學莫惘發表「從中國電視公司看台灣無線電視台新聞的特色與困境」及華南理工大學周奐發表「台灣電視新聞生態之我見」,針對這兩篇論文,盛竹玲建議應多補充相關知識及經驗。
第三場發表會由廣播電視學系教授邱琪瑄擔任主持人、聯合報內容發展處影音編務中心主任林全洲擔任評論人。林全洲針對河北大學李國娣發表「被建構的民族想像與認同─以台灣人眼中的《賽德克•巴萊》文化為例」表示,賽德克巴萊不見得是一個台灣文化,而是一個行銷下的台灣文化;他也建議廈門大學王天嬌「台灣總統報紙競選廣告研究—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這篇論文題目應改為「台灣報紙總統競選廣告研究—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較合適,應進行深入分析,可針對2000年及2004的總統選舉,探討刊登廣告比例下降的原因;另外,針對陝西師範大學弓力成發表「兩岸公民記者發展現狀之研究」的內容,林全洲表示因為新聞明日報想要爭取網路上的訊息,才有公民記者的產生。
傳播學院院長陳耀竹在第四場發表會擔任主持人、元大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荊蓀擔任評論人,由中國傳媒大學安琪發表「城市形象傳播之事件營銷探究」及廈門大學毛亞美發表「台灣受眾接觸大陸新聞情況分析—以臺北106名市民調查狀況為例」。楊荊蓀表示,兩位研究生資料蒐集非常豐富,建議安琪結論需與內容前後呼應,再做整合;而毛亞美的所發表的論文題目太廣泛,難以做出結論,建議將範圍縮小,焦點集中,更深入探討問題。
第五場發表會主持人為應用統計資訊學系主任王智立、中視資訊科技副總經理盧慶雄為評論人。盧慶雄對北京大學張慧發表「設計的力量——民國百年台灣地方行銷新主題」給予建議,認為地方行銷和品牌策略有關,建議張慧可做量化分析,使論文更豐富;福建師範大學吳娟發表「從台灣媒體看海峽兩岸的交流現狀——以中天新聞台大陸新聞中心為例」,盧慶雄給予肯定;最後由安徽大學鄔登柱發表「《中國時報》的大陸新聞報導及其所呈現的”刻板”大陸─以”兩岸新聞”版頭條大陸新聞為樣本」,此論文內容指出,因時空背景的改變,中國時報報導面向會有所不同。
2011大陸傳播研究生來台學習第二次論文發表會當日影音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