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10大陸研究生來台交流】捷運報紙大比拼 兩岸呈現顯差異 |
記者/徐屹豐 |
(2010/06/28 PM07:31) |
|
|
|
隨著城市面積的膨脹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在兩岸的大城市迅速發展,成爲了市民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順應這種趨勢產生了一種平面媒體新的傳播方式——捷運報。這種在軌道交通設施周邊提供市民任意取閱的免費報紙背棄了傳統報紙的發行模式,卻可能吸引更多的關注。記者以台北捷運報《Upaper》和上海的地鐵報《I時代報》為例,通過對兩家報紙新聞報導和廣告資訊內容的分析,尋找到兩岸捷運報紙在信息呈現上的巨大差異。
新聞題材的選擇:民生娛樂主導與重大新聞優先
以2010年5月的樣本為例,台北的《Upaper》在影視娛樂新聞、社會新聞以及生活資訊方面的比例都要大於《I時代報》,尤其是影視娛樂資訊,所占比重將近是《I時代報》的3倍。上述三種新聞的總和,在《Upaper》所有的新聞中占了六成以上。反觀《I時代報》,雖然也有一定量的社會新聞和娛樂新聞,但是在每期報紙的顯著位置,刊載的都是關於國家和國際“重大消息”的新聞,例如世博會、領導人出訪和國際間軍事衝突等等。
從新聞題材的選取上除了能折射出兩岸新聞媒介環境的巨大差異,也不難發現兩份報紙在定位上的不同。《Upaper》严格锁定目标读者的需求,把核心读者定為三类:年轻族群、女性群体、白领上班族。針對這些讀者,能吸引他們眼球的自然是關乎與其生活的資訊以及影視娛樂類信息。
新聞圖片的呈現:看圖說話與配合文字
兩份報紙相比較,《Upaper》明顯更注重新聞圖片的呈現,平均每則新聞所配的新聞圖片量(1.43)是I時代報(0.64)的兩倍還多。《Upaper》的圖片所占篇幅往往大於文字,甚至有時文字新聞訊息看上去只是圖片的注解。一方面,這與Upaper報導新聞的偏重類型有關,社會新聞和娛樂新聞往往需要多張圖片來提高報導的生動性。其次《Upaper》对报道的字数有严格限制,因为读者快速阅读的特点,每篇报道不超过300字,正是由於其閱讀群體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閱讀大量文字,因此只能通過對新聞圖片的瀏覽來獲得盡可能多的資訊。而《I時代報》鼓勵讀者把報紙拿回辦公室,所以在文字的信息量上要大許多,圖片通常只是文字新聞的補充說明。
廣告表現的形式:廣告隱身法與以量取勝
在總體廣告量上,《I時代報》比《Upaper》多了40%,客戶資源也更為豐富,不乏汽車、房產等大廣告主,而《Upaper》的廣告以快速消費品居多。在廣告形式上,兩份報紙都會利用版塊的設置,把一些資訊性質的內容和商家的信息結合起來,以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但相比之下,《Upaper》的置入性廣告比重要大很多,占到了總體廣告數量的43%,如果進行篇幅的計算,所占比重可能更大。這種把資訊與商業信息結合的方式,只要不令讀者產生明顯的反感情緒,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手段。
記者還調查了兩份報紙在針對一些節日慶典時的表現,發現《Upaper》在這方面相對敏感,在母親節前夕利用該節日開闢了專門的版塊,宣傳針對婦女的商品和消費信息,充分發揮捷運報的這方面優勢。
|
|
|
|
|
|
|
|